在位于考考烏素河畔的張家峁礦業公司,有這樣一群人,在車間廠房,在八百米地下工作面,他們手握焊槍,身披厚重的防護服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---電氣焊工。
十年,從一個對電焊一無所知的少年,成長為高級電氣焊工、比武狀元、技術能手。十年,他一直在為探索深埋于地下千米黑色寶藏的“鐵兄弟們”默默付出,與煤機、支架、滾筒不離不棄。十年,一次次在艱難險重面前挺身而出,用高超的技能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。他就是被稱為“鋼鐵裁縫”的 張家峁礦業公司九零后高級電氣焊工李航。
滿腔熱血 苦練基本功
剛剛入職的時候,李航看著身邊的師傅們一個個都有“拿手絕活”,但是閑暇之余,不是在看書學習,就是在一起研究小改小革,師傅們對專業技能和對礦山發展的赤誠之心感染了他。從此他白天跟隨師傅認真學習各種焊接技術,晚上自學各種焊接的工藝和原理,對有疑惑的地方做好筆記,白天請教師傅,并理論結合實踐反復習的練。
電氣焊最考驗的就是“蹲功”和“腕功”,對李航來說由于身材有“福氣”,“蹲”是大障礙,為了自己喜歡的事情,跑步,健身、控制飲食都成了他的必修課。在專業技能提升上他更是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,為了讓自己手腕能夠穩定,在焊接訓練時給手腕上負重鐵棒、鋼球,增加手腕的力量,保證穩定性。
炎熱的夏天,腳下的鐵板溫度高達50°,汗水順著眼睛邊緣流進雙眼,只有用力睜大眼睛。漠北的冬天零下30°,一蹲就是幾個小時,腿腳麻木到不知道冷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幾年下來,李航用自己的努力通過了電焊工高級工資格鑒定,同時在公司和上級單位技術比武中被授予“技術狀元”“崗位能手”等榮譽稱號。
鍥而不舍 苦中也有樂
在旁人看來,焊工或許很辛苦。但對于他來說,卻是苦中有樂。持之以恒的堅持,在工作上的他已經獨當一面。作為電焊工,經常會在狹窄的空間里進行焊接作業已經是家常便飯。厚厚的防護服,防護面罩,全副武裝的他經歷著背上太陽曬,臉上電弧烤;數九寒冬雙腳凍麻,衣服卻濕透。其中的辛苦和付出,非常人所能想象。
記得有一次井下15201采煤機的搖臂護板斷裂需要從新焊接,為不影響生產,調度室要求工區安排一名焊工到現場作業。由于工作現場環境因素,焊工只能采取半仰臥傾斜45°開始焊接的作業??紤]到現場環境以及設備焊接的難度系數,工區指派李航去。
接到任務的他二話不說,攜帶工器具、所需材料更衣入井。在現場面對復雜的作業環境,他半側臥在設備下方,頭懸空,彎曲雙腿,整個人只有臀部完全貼實在地面。清理焊接部位煤塵、用氧氣打坡口、打磨坡口邊角毛刺開始焊接他一氣呵成。整整75分鐘,汗水順著護目鏡的邊緣不斷的流淌,當焊接完成后他被工友們拽出來,雙腿幾乎到了麻木卻笑得像個孩子。
執著追求 帶出鐵團隊
盡管這份工作很辛苦,盡管這個職業讓他手腕累的酸痛,但這個九零后的小伙子從未退縮。他說:“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,我就要把它做好,做到極致?!闭菓{借這股子韌勁,以及他十年如一日的努力,如今的李航練就了一手過硬的焊接技術,成為赫赫有名的“鋼鐵裁縫”。
在工作中,李航發現面對大量焊接或者批量焊接時,因為電氣焊工的水平參差不齊,出現工藝差、效率低等的問題。如何提升焊接質量,提高工作效率,減少焊接材料浪費?李航陷入深思。李航想:作為一名高級焊工,是企業培養了我,我所掌握的技術,不僅屬于我個人,更屬于企業,我要讓更多的人成為技術上的尖子、行業上的狀元。
在經過深思熟慮以及和工區領導的多次溝通交流后,他在生產相對空閑的時間組織班組年輕職工開了“焊工技術交流班”,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技術和經驗傳授給了每個人,同時,還會不定期邀請公司其它區隊的電氣焊大拿來“傳經授道經”。短短半年時間,“交流班”的人越來越多,職工的焊接水平也直線上升。
電焊、氬弧焊、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……他無一不精,如今的他已經是維修班班長,也是公司百人精英的一員。李航,這個年輕的九零后,在礦海深處,在礦山的角落,像一顆永不磨滅的焊花,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,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綻放出耀眼的光芒。